11.19.2015

猜猜聲音謎

昱最喜愛將聲音文字化,又喜歡文字動作化,不時扮物件聲音,說一堆聽不明的文字,日字久了,我學會了怎樣猜這些聲音謎,著實有趣。成年人的生活,充斥著很多雜音,孩子的靈敏耳朵,聽出很多生活的聲音,有時想起昱的這些聲音文字,我也會心微笑,為沉悶的生活帶來一點耳目一新。

最初發現昱的這個喜好,是從一隻玩具狗開始,狗仔的音樂原為英文,但很模糊,於是昱把生活中的人和物都塞進音樂中,邊唱邊跳,歌詞大概是這樣的:

?奶茶董事包包包包
My 依沙 亞姨 tissue
係度 o mama o didi
Ah Oh my 珍姐
tea 依沙 食tea 依沙 ?

雖然中秋過去,給你來猜猜這些聲音謎,一新你的耳目:

[情景聲音題]

1. 猜一節慶:

The 燈 the 燈 the 燈燈燈

The Town the Town the Town Town Town

 

2. 猜一交通工具:

Cher 蓬

 

3. 猜一電器:

甘滅甘滅甘滅甘滅⋯

 

4. 猜一開心興奮的動作:

邊邊薄吱 邊邊薄吱

 

除了聲音題,最近昱也愛上自創手語或動作來表達文字,尤愛地鐵站名--

[動作文字題- 有點像有口難言的玩法]

1. 猜一兩字港鐵站名:

第二個字- 以頭欽撞身體

 

2. 猜一兩字港鐵站名:

攬實你再揾槍指著你

 

3. 猜一兩字港鐵站名:

作除褲狀

 

有興趣估又想知答案,可以在我臉書上留言回覆!

 

 

11.16.2015

向游泳教練學「放手」

swim

昱習泳已一年多,還未能脫離浮袖和浮板,一式半式也未會;怎料,一轉泳會,上第一堂課,教練已可逐步放手讓他自行游數步。在旁看著,非常鼓舞,昱臉上也流露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看著教練如何在一堂內放手讓他游,兩堂已可教自由手,興奮之餘有所感悟。

從三歲那年暑假的舊泳會試堂開始,學到今年暑假前,昱基本上可以試試不用輔助工具游,但舊泳會剛剛要轉新一期,教練也換了,我曾要求教練試著放手讓他試試,但新教練堅持要昱把手練好再說,基於安全理由,一日未學會,浮袖浮板也不能甩,我只好繼續乾急著,看著昱每堂有趣沒趣地用浮袖游著,一籌莫展,遂立意決定要搬家後轉會。

四處打聽那裡有好教練,但碰著寒冬將致,找伴兒不太容易,慶幸找到一家有開班,但要晨早跑到觀塘去,念在是我成長的熟悉地點又在半小時路程內,毅然透過what's app報了名。

上周日,第一次上堂,果真如朋友所言,不用於下水前戴上任何輔泳工具。先下水玩吹波波呼吸,這招昱早已掌握好,教練鼓勵吹足10秒,都做到,改為踢腳,這環是昱較弱的,大概是用力不對,教練要他練了好一陣子,不許偷懶,跟昱耳語了一會,昱又做好了點,再下一城,教練拉昱到離池邊遠一點,輕抱著昱腰要他踢腳到池邊去,成功數次後,教練邊讚邊輕放手,昱有點驚停了下來,教練跟他說:「我在此,不用怕,你做到了」,我也不斷給”LIKE“和讚好。如是者,半堂過後,基本上昱已可自行游一小段,一遍GOOD JOB讚賞下,那一小段逐點長一點點。跳著腳歇一會,教練要他坐在池邊直接下水游,昱沒半點扭擰,二話不說下水踢著腳游去,

教練對我說:其實昱不怕水,全部都做到,以前沒有試過嗎?
日月媽說:我很想讓他試,就是沒有機會。真的很多謝你!

心裡是對教練由衷的讚賞,也十分欣賞昱肯在新課堂如此努力和認真地學習。課堂開始前,我跟他擊掌約定:盡力做,希望每堂都有進步!只是沒有想到這一步可以跨的這麼遠。

舊泳會像緊張安全型的爺嫲輩家長,一日未懂行也不肯放手,未懂食飯也要餵,太多的束縛阻礙了原有的發展速度;新泳會就像新派家長,懂得利用正面鼓勵的效用,製造安全的環境,放手讓小孩去試,結果取得雙贏的局面。這是對自己很大的提醒:我們要信任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要給許許多多有形無形的?鎖窒礙他們的學習進度;太多的顧慮和擔憂,會換來多疑無信心的表現;不斷的正面鼓勵,締造放手的契機,會帶來進步和自信,才可獨立成才。

家長手執拳,以為掌控所有,但小孩卻空無一物;只有放開手,才可讓小孩海闊天空,擁有一切。

課堂上,我給他許許多多的thumbs up, 課堂過後,我給他一個冠軍式的擁抱,昱那勝利笑容一直掛著回家,他大概明白了滿足感是怎樣的一回事。

真的,很開心。

日月媽媽 Mami Day&Night

Promote your Page too

11.03.2015

跟著小孩走進歌舞劇中尋找快樂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日月媽媽是一個熱愛欣賞戲劇,尤愛音樂劇的觀眾,生兒育女後偶爾也會帶兒女們欣賞兒童劇,不懂也不敢寫藝評。這次,因著昱有幸被挑選為此劇「The Bluebird of Happiness」演出一小角,僅想以一個小演員媽媽的身份記下這段跟在小孩後面,看著他參演與成長的經歷。

偶然碰上的機會 讓小孩作主

昱與這場歌舞劇,是一個偶然、美麗的邂逅。暑假末,昱在舊居附近上興趣班的中心職員來電,告知中心為此劇安排試音,因著足球暑期班正值當天比賽,本想推卻,但職員很有誠意說他們都覺得昱很合適,著我讓他試試。昱這觀察型孩子一直不太肯人前歌唱,問昱有否興趣,他欣然答應,但因為不想他有輕易爽約於足球比賽的原則,我只好將試鏡時間推到最後,讓昱踢一場足球比賽才趕往。一直與昱的共識是:盡趕,如來不及也不枉此行。

試音那天,問他要唱什麼歌,他即說BINGO,聽到前一位面試家長準備了背景音樂,我這個手空空無一物的媽媽,只好隨手找上他暑期班打鼓片段作背景音樂讓他唱。結果,趕上了,也選上了。好幾次跟昱看完音樂劇問他想不想在台上表演,他也說不;或許是這種偶然的熟悉,自己打鼓自己唱的滿足感,讓他鼓起勇氣大聲地唱,激起他的表演慾!難得有機會參演一齣百老匯式歌舞劇,我比他還興奮。

這好像是機會找上了他;但其實是他自己賺回來才對。在這事上,我一直不置評,只願跟在他背後,讓他自己努力爭取他想要的。昱在這中心上英文,不僅英文班老師,原來其他暑期班導師也很喜歡他,還讚他是班上小幫手,烹飪班導師讚賞昱會主動幫其他學員如拿著麵粉篩給別人方便。這跟我看見學校裡的昱和家中的昱很不一樣,有點驚喜。

沒有給昱刻意安排,大概就是這份賞識,給他機會試音,然後是他自己從打鼓的自信帶他來到舞台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image

[我的45678憶] - 日月媽媽也在台上

話想當年,我大概也是4、5歲這年紀,在大會堂上演上人生第一場芭蕾舞表演。據媽說,那是一場舞蹈表演後的「散場舞」而已。但,那場舞對我這小孩來說意義重大,一班小朋友在努力練習後,獲得台下的掌聲,家人的讚賞,親愛的姨姨專程來捧場,一切都刻骨銘心。那管是多麼短的一段,我很明白那為小孩帶來的深層意義。

看著台上的昱,好像看像當年的自己, 但昱比我活潑10倍。

image  image

不少看台上的十分鐘

雖說是劇中的一個小角,唱一小段,整個過程實在是給小朋友學習的好機會,從學唱歌,記歌詞,排練,走位,合作,專注,表演,欣賞,都是耐性的訓練,也是一場美學的課堂。帶他遊走後台,各式各樣的場景設備都讓他感到很新鮮,後台的人多勢眾也讓他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也學會怎樣專業地演唱,如何聽導演指示作配合。從散漫的走位到專注的眼神,和享受合唱,再愛上「謝幕」,著緊喜愛的人來欣賞他的表演,我知道昱找對了感覺。

image image

雖只參演了兩場歌舞劇,昱問我:何時再有表演?媽媽請你幫我報名。看見你興致勃勃,每晚還哼著劇中的歌,唱過才去睡,我很慶幸,看見你接受了挑戰,然後把自己帶到自己的舞台上。縱然昱當上的只是一個小小角色,我也不曾少看這10分鐘的表演,還力陪到底,但願這種舞台滿足感讓昱能在一個更積極,更有自信的環境中成長。

image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關於「The Bluebird of Happiness」(尋找快樂藍鳥)

故事改編自比利時的諾貝爾和平奬作家,講述一對貧窮家庭姊弟在聖誕前夕奇幻地遇上一段尋找快樂藍鳥的驚險旅程,經歷得得失失後悟出原來快樂就在身邊。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親情外也帶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很動聽的音樂,很好看的舞蹈。歌舞劇的主辦單位為MQ Musical Theatre,去年聖誕在香港首演此劇,今年10月30日-11月2日載譽重演,參演藝人包括陳明恩。

 

10.09.2015

【我的45678憶】電台節目- 細路強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我這輩,無不是食電視機飲收音機奶水大的,上小學時早上的收音機節目更是一概不放過,直至上學才關上。誠然,當上媽媽後,沒什麼時間聽電台節目。
某個星期天,如常帶著日月去泳班,坐上的士,兩鬢有點斑白的司機大哥,從倒後鏡上看著我和外子狼狽地湊著兩個小孩上車,以過來人的口吻輕嘆湊著兩個不容易,聊起揍仔經,又鼓勵我們努力學習這門湊仔的學問,聽著車上縈迴的收音機聲音,司機大哥向我們推介商台11-12時段的湊仔節目,讚揚節目內容合宜又能以孩子的角度出發讓父母認識以同理心理解,好過聽嘻嘻哈哈的無謂節目,他說聽了好幾年又推介了給育有兩孩子的女兒聽,女兒也讚是好推介。司機大哥謂現在資訊發達,育兒資訊比以前豐富,更謂以前他會特意到圖書館借書來學習育兒,彌補自身知識的不足。我十分讚賞他那份作為父母的心意和虛心學習的態度,那個年代會刻意借書學習育兒的,他的兒女必然是幸運的,從他子女當上父母後還會尊重和聽他的推介,可見一斑。
短短一程車,聽他一席話,讓我牢牢記著這個時段的電台節目,要好好聽過究竟。
事隔一星期,我刻意找來節目重温,銳意要細聽這個節目,看看有怎樣好--這節目就是細路強。三個新手爸爸+一個經驗媽媽,沒有三娘教子的老套,只有父母真心的分享,和貼身貼心的專家解難和分享,這種真實不作狀的節目,是一股洪流中的清泉,作為一個育有幼兒的父母,我邊聽邊想回應,真想走進他們的直播室一同熱議一番。他們的細路歌環節,很特別,那現場演繹歌曲的聲音很悅耳,不是一流的音色,但都有一種温暖的和聲,為父母帶來育兒歌曲的靈感,對於我這個很喜歡以歌曲捊擄童心,每晚都要唱新歌哄兒女入睡的媽媽來說,是個很貼心的安排。
如果你早已認識這節目,恕我真的孤陋寡聞;如你像我一樣未曾聽過,我也推介你聽。
那天連氣聽了數集,有集講及看繪本說故事,主持們擔心燈光下以漂亮繪本故事哄睡會太刺激的內容,(就是訪問了ohmykids關於繪本故事創作比賽那集)我實在很想搭嘴:自大仔1歲半開始,我每天都給他說很多繪本故事,借故事內容重温當天的教訓或帶出新概念,睡前的故事更可緩和太興奮的氣氛讓兒女們準備入睡;關燈後,故事不說了,只會唱隻柔和的歌,讓他在歌聲中收捨心情慢慢入睡,這成了我和日月之間的一個習慣,我和外子輪流陪睡,各有各方法,日月也適應有方。今年大兒子4歲多,對於樂韻特別敏感的日,開始在晚安曲後作出回應,我唱一首,他也來一首自唱歌曲,把他白天的經歷和想法塞進自作曲譜中,每晚也聽得我和外子人仰馬翻,有時旋律還頗動聽的,偶而我會暗暗錄下,盼有日將之輯錄成他的作品集,他日一定不厭百回聽。

【我的45678憶:一個電台夢】
一邊聽節目,一邊回想起那些年上小學中學天天收音樂送飯送早餐的日子,也勾起我那未完的電台DJ夢。當年入中大讀新聞系,搞校園電台,大概也是基於小時候的那個電台夢,能以聲音工作,不輪是節目主持,還是配音,都是我的終極夢想。年輕時,沒有這份緣進電台工作,但總算在做廣告寫手時一嚐進錄音室錄音配音的滋味。聽著細路強,那股很想在電台開咪的衝勁又湧了出來。一直盼望我在工作上或生活上可以有一點成就,讓他日有機會因此擔上客席電台節目主持,一圓夢想。聽著細路強,幻想著這個節目如何地吻合我現在的身份和生活經驗,也有滔滔不絕的話題,與新手爸爸和經驗媽媽的對話,電台又在我家舉步之遙,如有機會客串一下,又能圓夢,那該多好!

關於【我的45678憶】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這數年間看了不少育兒資訊,給我最深印象的概念是「走在孩子後面」、「孩子6歲前與媽媽朝夕相對的需要」。
這陣子,常憶起童年的一些點滴,一些對成長影響至深的童年記憶,發現那些都是45678歲的片段,都有我媽的份兒,再數算一下,發現那些年都是我媽全職在家照顧我的日子,往後的幾年媽媽上班去了,難忘的記憶顯然是所剩無幾。那些回憶中,往往是我和我媽的對話,更多的其實是媽媽自身的往事和經歷。
曾有朋友問:「你有沒有期望自己要做個怎樣的媽媽?」我答:「我很希望可以在他們6歲前能有一段時間全然陪伴他們成長。」作為一個working mom, 總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扎,心願恐難成事。
倒不如把我記憶中的童年連同媽媽的故事一併記下,即使我未能達成心願於孩子們6歲前做個全職媽媽,也能在文字上先行彌補上這個可能的遺憾,寫好我想與孩子們的閒話家常,說說童年舊夢,就像當年我和我媽相對聊天一樣。
這是我給孩子們的家產,盼有天能結集成書,我的45678憶(億),細數家珍!


10.03.2015

孩子成長路的9字真言

 201510_9字真言
由於搬屋又小孩開學的關係,連串的新生活打斷了寫blog的時間表。有數個題目儲起了,想趕緊記下來。先來一篇還債的⋯
 
我公司有班非常熱心的基督徒同事,他們逢星期二都有小組聚會,偶爾更會邀請嘉賓來個講座,這兩次都以親子為題,吸引了很多同事來取經,我當然也成了座上客。
 
開宗明義,講者以1-12歲孩子的成長為題,每個年歲以1字記之;同時鼓勵孩子超過12歲的家長也留心細聽,若發現沒有在12歲前做好的,應現在日後設法補上。看過聽過很多類近的題目,這次實在很值得記錄,問准講者,將這些點子與大家分享:
 
1歲「近」: 新生兒最需要親近,貼身的身心照顧是建立安全感的必需品。
2歲「遠」:小人兒認知自己是一個體,學習表達主見,將自己與別人驅分,需要遠一點來給他自主的空間,這也符合坊間trouble two的説法。
3歲「超」:小孩在這時期汲收很多知識,以為自己掌握很多本領,不斷在超越自我,無限的好奇心促使他向前,可在安全的環境中鼓勵其多作嘗試。
4歲「達」:身心的發展來到這年齡,可以讓小孩想到、做到、達到,這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時期,父母可放手讓他探索嘗試,信任他的能力,建立他的一套。
5歲「遇」:六歲前都是知禮的重點時間,所以在這歲數必須掌握三大禮貌- 多謝、打招呼、對不起,也要懂得表情規則,正所謂「看眉頭眼額」。
 
講者說了很好的例子來闡述對三大禮貌的要求,簡而說之:要自發且心悦誠服地做到三禮,對於別人說對不起,要懂得原諒,得到原諒還要懂得多謝!透過同理心去學會表情規則,這待人接物的基本法則,也是學會同理心和惻隱之心的最好時機
 
6歲「選」:懂得六選一之餘,還要懂得說選擇的原因,也學會了不盲目堅持,可會因應環境的原故而讓步或因別人更改其選擇。
7-8歳「遊」:既會聽,也會講;能從張口的神情和身體姿態分辨別人的意向,喜愛從吵架的藝術中學會「能言善辯」的平等表達機會,失卻這技能,很可能因為講不過對方而動手,從中學會為對方設想,從言談間明白對方想法。這種吵架中的觀摩學習只限當天,分析其舖排後,學會欣賞對方,而不損害關係。
9-10歲「尷」:這是男女性別認識過程中的尷尬。這時期的男女生會由水火不容,到喜愛相處。過程中,能掌握到男性和女性被受重視的要點,對於日後兩性間的相處尤為重要。
男人三大重視:欣賞、接納、信任
女人三大重視:尊重、了解、關心
11-12 歲:「建 」:在非學業成績上建立能力、和自信心。踏入青少年期,他們怕談成績、避談拍拖,十分重視同儕間的認同,埋堆。
 
「近、遠、超、達、遇、選、遊、尷、建」,簡明扼要地總括了1-12歳的成長真言。
 
這9字真言中,我對「遊」和「尷」的回想感受特別深;在我7、8歲「遊」時,我那反叛時期的哥哥經常和媽媽吵架,我常當作辯論比賽的觀摩戰,心中分析其強弱理據和舖排,然後代入參與,以準備日後的親身舌戰,我相信今天的口材皆因這而來。
 
而「尷」的時期我正就讀小五、六。小五時男女生嚴重互相排斥,連老師也十分擔憂,更有小五的科目老師在小六時主動來關心我班同學的相處情況;怎料小六的男女關係簡直是全然改寫,男女同學互相合作,課餘更相約一起玩樂。男女校小學所能經歷的,大概在男校或女校的環境中未能提供,這情況就只好靠家庭中父母的相處、兄弟姐妹的相處來學習和掌握。
 
每個時期的小孩都有不同的需要,有趣的地方在於事事學習,選擇、吵架、尷尬、全都在範圍內,按部就班;作為父母的功課,大概是協助他們在每個時期掌握好其學習重點,說易做難,但這些都是很好、很實在的提醒!
 
鳴謝:
安排講座同事:KEN
講者:梁偉樂先生(余德淳訓練機構EQ訓練顧問)

8.20.2015

[我的45678憶] 幼稚園開學

又到一年一度的開學季節。我對日月9月才正式開學。今年暑假沒到外地旅行,沒大玩一場,但來了一個屋企大遷徏,雜物還未放好,就已準備開學,總好像若有所缺的。在這個數位年代,學還未開,Facebook, what's app group 未開學已建好, 同學們還未互相認識,卻認識了大半班的媽媽,手機在去年開學首兩小時已被messaage轟炸至無電。

 
當年我上幼稚園,必須足3歲才可入學。那年代,家長都求方便,學校最緊要近。那時我未夠3歲,媽媽已帶我到家樓下那家幼稚園詢問入學事宜,那所幼稚園是當年難得的獨立建築,空間充足,中庭設有玩具屋,氹氹轉,孩子在日光照耀下玩耍,構成一幅很美麗的圖畫,一見難忘,非常雀躍。之後,每次經過,我都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上學?望穿秋水,好不容易等到在學校註冊,拿到書包,買了校服,但媽媽說還要多等好幾個月才能上學。自始每日,我都會走到那個放了手挽型書包的黃色紅邊組合櫃,打開最側的那道櫃門,探望一下書包,有時摸摸,有時拿在手上,跟媽說:我好想返學。
 
kindergarten_merged
我當年的校服與今日的校服還是同一個款式, 當年開放的中庭也添了點綠化. (右圖相片源自幼稚園網頁)
 
到了開學那天,哭聲連連,孩子們與媽媽難捨難離的情況與現在的狀況相比更甚,對於’恨不得快點上學’的我來說,只有興奮,實在不太明白’哭’的用意,首日一整天沒有哭過;不過,第二天上學,當所有孩子都不再哭的時候,我才後知後覺地哭起來,老師和我媽都不明所以。我肯定不是因為見不到媽媽而哭,猜是因為前一天的情緒受到影響,沒有調解,誤以為必須哭過才能開學,便不知所謂地哭了起來,現在想起也覺可笶。
 
這種對學習的渴望,在往後的生活中一直沒變。在幼稚園到中學的生涯中,我請過的病假和事假就只有6天,即使發燒我也嚷著要返學。你信3歲定80嗎?反正我信了。希望日月也有這種對知識的渴求。

7.17.2015

家中不能缺的本地幼兒性別教育繪本

趁著書展,大家都比平日更在意故事書,本想為大家介紹一些書展未必買到但值得收藏的本地香港繪本;忽然鬧出妹妹寫真事件,作為家長,我們更應好好教導幼兒保護自己,順道來個自我提醒。

早陣子,連氣與日月看了一系列廸廸尼故事,剛好都是公主王子的故事。眾所周知,故事到最後總是說“Prince asks "Will you marry me?" Princess says Yes. They get married and live happily every after." 有天,4歲的昱聽罷故事問:為什麼總是男孩子問女孩子結婚?為什麼不是女孩子問?“我說:“係喎,女孩子都可以問的,若然他日有女孩子問你Will you marry me?, 你會怎樣回答? 昱說:NO!

對於這種性別的定型(Stereotypes),在童話中很根深蒂固。沒有昱的提問,我也認為男孩子求婚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也是大眾的期望,但這其實反映出性別中的不平等,男孩子必然是主動的,行動型的,勇武有力,流血不流淚的;女孩子要有吟持,被動的,温柔的,撒驕的。經典故事中的定型,很難避免,只好趁著昱有提問,加以發揮,打破框框。

image

最近,看新聞發現了香港本土出版了一本提及性別平等的繪本,適逢朋友是始作俑者,索取了一本看看。畫工雖不及台灣繪本細緻,但內容十分有趣和具心思,很值得幼兒家長都擁有一本,向幼兒講故事的同事,也可作自我提醒。內容講到一個天生皮膚雪白的王子在成長期間發現自己喜愛烹飪編織的興趣與父母期許不符,感到很懊惱,後來從新發掘自我,建立自信,又遇到勇武善戰的少女,兩人互相欣賞,再與父母流淚相認的故事。

image  image

很喜歡書中的”好奇小仙子“,每一個提問,都在提醒父母對性別應有的期許和態度。十分欣賞女青年會這份“行多步”的心思,期望日後繼續出版這類繪本,找本土插畫師和漫畫家合作,把這麼好的故事畫得更吸引,將內容進一步推廣。

image

 

聯絡地點:九龍塘又一村海棠路66號香港女青年協會婦女事工部

價錢:免費

如有興趣索取,請先致電34431600查詢貨存,數量有限

按此瀏覽書中內容

 

對性別的好奇,一般大概從3歲開始,往往因為家長怕尷尬避而不談,以致幼兒一直對性別的理解流於偏面或一知半解。記得小時候,約6歲,我曾問我媽“為什麼男孩子有菇菇,但女孩子沒有?”我媽很認真地回答“女孩子以前都有的,只是退化了!” 我信以為真,還四圍跟同學們解釋,幸好大家當時的認知都很貧乏,才沒有人敢取笑。後來,知道真相後,抱怨我媽說謊,媽才尷尬地道出‘不知如何開口“的事實。

image

昱早於3歲半左右開始問男女性別有關的問題,如:為什麼女孩子坐著去廁所?男孩子要企?後來妹妹出世了,問題較易解釋,但一直想找有關題目的書給昱好好講解,後來朋友介紹到家計會的圖書館看看,結果上網找到資料,發現那裡是個寶庫,很多有關的遊戲和書籍,但適合3﹣6歲幼兒的書只有兩套。結果,找天登上這個位於灣仔家計會的圖書館,聽職員講解,找到一套名為“德德家家” 的幼兒性教育圖書系列較為合適,買了回家讀給昱聽。四本故事書中,講解男女孩子身體分別的有兩本,有一本提及如何保護自己,另一本則講及媽媽懷孕生育,由於故事成份很少,只有主角德德家家作串連,未能讓昱有興趣聽,但當中提及的用詞和形容,很值得父母參考,至少讓父母知道應如何開口,避免我媽當年的錯誤。久不久,便會在媽媽群組,讀書會面書中,碰上有媽媽間有關向家中幼兒介紹生育的故事,這本土系列也可幫上忙,以後不一定要找台灣書或英文書來講解了。另有一本也提及保護兒童,是近日家長與小孩都應重溫的故事。

image

 

地點: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0號修頓中心10樓

價錢:港幣60元

電話查詢:29197734

網址:www.famplan.org.hk/sexedu

 

本土出產的幼兒繪本寥寥可數,提及正確性別教育觀念的更稀有,值得家長支持一下,盼望日後可有更多本土繪本,給我們多一點地道的選擇。

 

6.26.2015

【我的45678憶】暑假10個提醒

sleeping YOK
四月開始,我這個working mom一直在搜羅各式各樣的暑期課程和暑期活動資料,寄望快點為我那4歲兒打發好那兩個月悠長暑假的時間。起初,一直在找day camp,但礙於地點價錢的考慮,一直在掙扎;後來,社福機構的暑期活動又相繼開鑼,又來一輪刨章程取籌排隊報名;繼而,公營運動團體的暑期課程出籠,廉價的活動又招徠家長網上守候報名;當中,當然不少得各私營興趣班的暑期課程早報優惠。資料一大堆,看膩了,扔在一邊,要冷靜想想。
對於小時候的暑假,除了兩次外遊外,大概只剩點點記憶,最記得的是小學某年的五天暑期聖經班,很多很有創意的活動,至今還記憶猶新,很快完結了就覺得無聊起來;有一年到姨姨家住上數天,與表哥表姊們一起游水,一起外出,一起睡覺,有些趣事現在想起還會笑;又有一年家中有親戚來住,不能常外出,因附近有堆填區大量烏蠅來襲我家,親戚在睡,我在拍烏蠅,終日以當天能拍到多少烏蠅成團為樂,不說不知這竟然為我練好眼明手快,本來體育堂玩「持棒穿圈」(當年流行的小學體育項目)鈍胎的我暑假後竟然拋接皆準。悶的暑假記憶很深,如可以,我也想過得精彩點。
面對大量的課程資料,我先興奮,後猶豫,到達應怎樣排他的時間表?記起上年暑假為替他適應上下午班的時間轉換,時間表塞得滿滿的,見他很累。今年,我一路提醒自己以下數點:
1. 暑假本義是「透暑」,夏日炎炎正好眠(大人也想眠,何況小孩!),不要塞滿時間表,要留些時間午覺
2. 不要為滿足自己小時候未能學到的而硬塞給孩子;孩子尚小,日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嘗試很多活動
3. 讓兩兄妹多點時間一起玩耍,增進感情學習相處
4. 趁假期,讓他多接觸平日未必有機會試的活動和運動,發掘新興趣
5. 不要只顧語文算術,體力和智力更應多嘗試,多鍛鍊
6.多抽時間作親子活動,許可的話帶孩子到辦公室了解爸媽的工作
7. 暑期作業可以迆做,要給他自由地畫畫自由地歌唱
8. 帶孩子到親友家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甚至一起住數天
9. 許可的話來個短途外遊,那怕是宿營、離島遊
10. 暑假完結前有一個過渡星期,收拾心情,由精彩回復平靜,為新學年定下新的學習藍圖

希望可以說到·做到!
各位爸媽,你又有什麼暑期計劃呢?

關於【我的45678憶】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這數年間看了不少育兒資訊,給我最深印象的概念是「走在孩子後面」、「孩子6歲前與媽媽朝夕相對的需要」。
這陣子,常憶起童年的一些點滴,一些對成長影響至深的童年記憶,發現那些都是45678歲的片段,都有我媽的份兒,再數算一下,發現那些年都是我媽全職在家照顧我的日子,往後的幾年媽媽上班去了,難忘的記憶顯然是所剩無幾。那些回憶中,往往是我和我媽的對話,更多的其實是媽媽自身的往事和經歷。
曾有朋友問:「你有沒有期望自己要做個怎樣的媽媽?」我答:「我很希望可以在他們6歲前能有一段時間全然陪伴他們成長。」作為一個working mom, 總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扎,心願恐難成事。
倒不如把我記憶中的童年連同媽媽的故事一併記下,即使我未能達成心願於孩子們6歲前做個全職媽媽,也能在文字上先行彌補上這個可能的遺憾,寫好我想與孩子們的閒話家常,說說童年舊夢,就像當年我和我媽相對聊天一樣。
這是我給孩子們的家產,盼有天能結集成書,我的45678憶(億),細數家珍!
更多家珍收藏於:http://creamymami2010.blogspot.com
此文章同時刊登於http://www.ohmykids.org/?p=30807

6.11.2015

【我的45678憶】仙樂飄飄處處聞

早陣子,LADY GAGA在OSCAR頒奬禮上的獻唱,簡直是技驚四座,震憾,雖是看録播,我還是不由自主般在電視前為她起身拍掌!
今年是THE SOUND OF MUSIC 公演50週年,能在香港看此音樂劇,是種榮幸。這是我從小至今,最想看的音樂劇,皆因我十分喜愛劇中的歌曲,那些都是伴著我童年和青春的歌,家喻戶曉的DO RE MI更曾是我每朝唱給昱昱聽的搖籃曲。
Publication_Photos_20150209_Photo-14-534x600 Publication_Photos_20150209_Photo-15-600x533-1
認識這套劇/電影,要從8歲那年說起。當年住我家附近有對年輕有學識的夫婦,育有兩女,其長女比我少一歲,同是返小學下午班,早上較多碰面和交談機會。有一天,這位年輕媽媽把兩盒VHS影帶送來給我媽,著我媽給我看,還記得她說;「這是很經典很好看的電影,小朋友適合看的,且有很多歌聽的,慢慢看,看完才還給我吧!」聽著,我興奮莫明,雖然那不是我初次接觸電影,大概6歲我已有機會跟著家人進戲院看電影,家中每個周末也會租戲回家看,但有很多歌聽的小朋友電影(後來才認識那就是「音樂劇」),還是頭一趟聽聞。聽起來很詩意的劇名,卻沒有半點老土的感覺。連續數日的早上,我把這電影看了一遍,又多看一遍,雖然未能全然明白所有情節,尤其那些關於戰爭的內容更是長大後重後才能明白,但還大概看了劇情,把歌曲郎郎上了口。第一首記得的歌,就是DO RE MI。

後來,我學彈琴,想買份流行歌譜,結果給我挑了那本有DO RE MI的歌書,那是頭一回我可以仔細地學會每一句歌詞,更見編作者之心思。THE SOUND OF MUSIC 的其他歌曲,都是在中學時期唱CHOIR時學會的。從CLIMB EVERY MOUNTAIN, EDELWEISS, I AM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都成了我隨口唱的歌曲。這些播下的種,都在我大學畢業往奧地利旅行時開花;到了奧地利的SALZBURG,偶爾看到當地有SOUND OF MUSIC的LOCAL TOUR,興之所致與友人報上了,把該區劇中著名的城堡山湖場景點,都在其音樂聲中遊遍。自8歲那年過後,一直都沒有重看過該劇,旅遊時對於劇情和人物印象都已模糊非常,但美景加上音樂,其韻味只能令我對該劇的好感有增無減,就像成了伴我成長的好朋友。
Publication_Photos_20150209_Photo-12
自兒女出世後,我把歌聲獻給他們作搖籃曲,安眠曲,唱遊曲。當昱還未到足歲,每朝5點半餵完人奶後的時間,就是我放他在搖椅上唱DO RE MI的時間;當昱大一點,我給他播SOUND TRACK;當昱開始唱歌,DO RE MI便是他第一首學會的歌;當昱兩歲有自己睡床時,EDELWEISS是他的安眠曲;當昱四歲,我和昱一起看現場MUSICAL。一邊看,昱一邊手舞足蹈,哼著調子,唱著劇中歌曲。對於一個四歲孩子來說,納綷德軍與奧地利打杖,走難,愛情,修道院,繼母這些元素都不易理解,慶幸故事的小主人都是小朋友加上熟悉的歌曲,昱也能乖乖兩個半小時坐著看劇,並享受其中。坦然,論歌聲和氣質,我還是最喜愛第一代的MARIA, JULIE ANDREWS, 在今年的OSCAR AWARDS上,她仍風采依然!
Publication_Photos_20150209_Photo-11-600x533
*劇照取自“http://www.soundofmusic.com.hk/”
在THE SOUND OF MUSIC 的50週年,我和昱和當年一同唱CHOIR的好友看過這齣音樂劇,煞是滿足。我很感謝當年向我推介此劇的鄰居姨姨,為我播下這顆成長中重要的音樂果籽;今日,我為我兒子播下這顆美好的音樂種子,盼日月終身享受樂韻。一如該中那句很有意思的歌詞:”so doe la fa me doe re, so doe la ti doe re do- When you know the notes to sing, you can sing most anything…”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錯過了今年的現場音樂劇,也請你找機會看看這齣經典中之經典的音樂劇錄像,值得世代傳誦和學習的音樂,不只有古典音樂,於小朋友而言THE SOUND OF MUSIC可能是更好的切入點,我深信好音樂就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英語演出,附設中文字幕(2小時30分 ﹣設中場休息)
演出日期: 2015年5月15日﹣6月21日 
購票/節目查詢: 3759-7617 www.hkticketing.com

關於【我的45678憶】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這數年間看了不少育兒資訊,給我最深印象的概念是「走在孩子後面」、「孩子6歲前與媽媽朝夕相對的需要」。
這陣子,常憶起童年的一些點滴,一些對成長影響至深的童年記憶,發現那些都是45678歲的片段,都有我媽的份兒,再數算一下,發現那些年都是我媽全職在家照顧我的日子,往後的幾年媽媽上班去了,難忘的記憶顯然是所剩無幾。那些回憶中,往往是我和我媽的對話,更多的其實是媽媽自身的往事和經歷。
曾有朋友問:「你有沒有期望自己要做個怎樣的媽媽?」我答:「我很希望可以在他們6歲前能有一段時間全然陪伴他們成長。」作為一個working mom, 總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扎,心願恐難成事。
倒不如把我記憶中的童年連同媽媽的故事一併記下,即使我未能達成心願於孩子們6歲前做個全職媽媽,也能在文字上先行彌補上這個可能的遺憾,寫好我想與孩子們的閒話家常,說說童年舊夢,就像當年我和我媽相對聊天一樣。
這是我給孩子們的家產,盼有天能結集成書,我的45678憶(億),細數家珍!
更多家珍收藏於:http://creamymami2010.blogspot.com

6.04.2015

帶日月出走 – 名古屋6天親子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