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2019

《反斗奇兵 4》電影的文化解讀

(電影海報)
從看Toystory第1集到第4集,已跨越了兩個年代,我也由初戀看到有兩個小孩上小學。最初的3集,除了胡廸(Woody)和巴斯光年(Buzz)間的友情和其它玩具冒險的緊張情節深刻好看外,大概只有安仔(Andy)把心愛的玩具轉贈寶妮(Bonny)的一幕令我動容。這次來到第4集,我深受感動。以本來的野笑冒險與友情的基本元素吸引小朋友外,我看到了一些大概只有大人才看懂的社會人生哲理。
1. 消費主義 Vs 環保主義:
Toystory 中的玩具們向來都是消費品,然而第4集的主角小叉Forky,卻是小朋友寶妮以垃圾自製的玩具公仔。從消費模式大量生產的玩具到自製的環保玩具,那是環保意識的彰顯,其實打從第1集開始,我便看到故事中那anti-consumerism點子的端倪。那是關乎到「價值」的論述,從孩童對公仔的鐘愛、陪伴、棄置閣樓,到將曾經心愛的公仔轉贈,囑咐好人家善待玩伴們,那是價值的延續。小叉作為親手製的環保玩具,雖本來是件垃圾,但相對於舊有的玩具們,於寶妮來說價值更高,胡廸多次提醒小叉不再是垃圾是玩具,可見其環保主義和反消費的點子。對小孩來說,也是很好的提醒,環保和自製的玩具也很值得心愛。
2. 女權地位和領袖的角色:
頭3集的故事,都是主力由巴斯和胡廸領隊出計和智取救玩具朋友們出險境,至多有女角色翠絲Jazzy幫忙;第4集的領袖角色換成了寶貝Bo Peep,當中對壘的領導也是女性角色嘉比嘉比GabyGaby。兩隊由女性主導的團隊對法,男性都是效力的角色,雖然當中也有浪漫也有深情的情節,但其女強人角色的轉變卻是4集中首見,這也切合近10年女性領袖地位急速上升的社會現象。
3. 價值的論述:
生存價值:胡廸視救小叉為他惟一可做的事,目的是為令寶妮開心。這反映了胡廸對自我價值的迷失,玩具們一直在被動地等待開心時刻的來臨,卻大多失望而坐。
生存價值2: 嘉比為討好古董店內的小女孩,想盡辦法要把胡廸的發聲盒換到自己身上,好讓自己能有小朋友帶回家,怎料她不擇手段換掉胡廸發聲盒到自己身上後,小女孩卻不喜歡她把她即場棄掉,令嘉比失去希望。
忠心的玩具還是走失的玩具:9年前胡廸與寶貝分開時,寶貝覺得自己能帶給別人生活的意義,即使不捨也肩負使命離開。事隔多年,收留寶貝的莫莉已把寶貝棄掉了,輾轉送到了古董店。後因忍受不了苦悶等待小朋友收留的生活,寶貝偷偷溜走了,並在公園收納了一些玩具和工具來創造自己在外闖的生活,變得很勇,後來更收留了一班走失了的玩具朋友一起闖盪。同時,胡廸為了小朋友,多年終於自己的角色,即使被遺落,也願當個忠心的玩具。到底為別人還是為自己生活,是玩具的選擇嗎?其實是人類的選擇。
玩具與小孩同樣渴求被愛:劇中的玩具們心深處都渴望能有小朋友帶回家,在家的玩具則渴求被選中可與小朋友大玩一場。很多被冷落的玩具會舖塵,像胡廸一樣找到一大舊塵被改花名。這可看成玩具就是小朋友的化身,他們都渴求被大人所愛,渴求被擁有,被寵。即使看似恐怖的嘉比也為了要安撫走失的小朋友,也願放棄跟朋友們走,在誠惶誠恐的同理心驅使下成功安撫了小朋友,這一幕令我動容。小朋友帶著嘉比找回父母,向嘉比說「我們」一起回家了,終於看見嘉比得到愛的快樂笑臉。
4. 聽內心的說話:
早在劇初的時候,胡廸交託巴斯要幫忙帶領其他玩具,巴斯不知要怎樣做,胡廸著他要聽內心的聲音,那叫良知!巴斯在行動中要傾聽內心的聲音,按鈕聽其指令或提示,最後甚至是巴斯提醒胡廸要聽自己的內心,讓胡廸下定決心與寶巴在一起!這是很高的生活智慧,是個很好的生活提醒。
電影的最後一句對白:「為什麼我們會有生命的呢?」「我也不知道!」蘊藏著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是個很有哲學思考的總結,把價錢、生存、生活、環境、社會的問題放在一起,讓思考步出電影,在生活中延續。
或許是時勢的關係,或許是生活經驗的關係,這一集讓我想了很多,但不損雅興。孩子們有孩子們開懷大笑,從片面意義中找到開心的點子;成年人有成年人對深層意義的思考,這是一部好動畫的最高境界。
絕對值得推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