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媽媽是一個熱愛欣賞戲劇,尤愛音樂劇的觀眾,生兒育女後偶爾也會帶兒女們欣賞兒童劇,不懂也不敢寫藝評。這次,因著昱有幸被挑選為此劇「The Bluebird of Happiness」演出一小角,僅想以一個小演員媽媽的身份記下這段跟在小孩後面,看著他參演與成長的經歷。
偶然碰上的機會 讓小孩作主
昱與這場歌舞劇,是一個偶然、美麗的邂逅。暑假末,昱在舊居附近上興趣班的中心職員來電,告知中心為此劇安排試音,因著足球暑期班正值當天比賽,本想推卻,但職員很有誠意說他們都覺得昱很合適,著我讓他試試。昱這觀察型孩子一直不太肯人前歌唱,問昱有否興趣,他欣然答應,但因為不想他有輕易爽約於足球比賽的原則,我只好將試鏡時間推到最後,讓昱踢一場足球比賽才趕往。一直與昱的共識是:盡趕,如來不及也不枉此行。
試音那天,問他要唱什麼歌,他即說BINGO,聽到前一位面試家長準備了背景音樂,我這個手空空無一物的媽媽,只好隨手找上他暑期班打鼓片段作背景音樂讓他唱。結果,趕上了,也選上了。好幾次跟昱看完音樂劇問他想不想在台上表演,他也說不;或許是這種偶然的熟悉,自己打鼓自己唱的滿足感,讓他鼓起勇氣大聲地唱,激起他的表演慾!難得有機會參演一齣百老匯式歌舞劇,我比他還興奮。
這好像是機會找上了他;但其實是他自己賺回來才對。在這事上,我一直不置評,只願跟在他背後,讓他自己努力爭取他想要的。昱在這中心上英文,不僅英文班老師,原來其他暑期班導師也很喜歡他,還讚他是班上小幫手,烹飪班導師讚賞昱會主動幫其他學員如拿著麵粉篩給別人方便。這跟我看見學校裡的昱和家中的昱很不一樣,有點驚喜。
沒有給昱刻意安排,大概就是這份賞識,給他機會試音,然後是他自己從打鼓的自信帶他來到舞台上。
[我的45678憶] - 日月媽媽也在台上
話想當年,我大概也是4、5歲這年紀,在大會堂上演上人生第一場芭蕾舞表演。據媽說,那是一場舞蹈表演後的「散場舞」而已。但,那場舞對我這小孩來說意義重大,一班小朋友在努力練習後,獲得台下的掌聲,家人的讚賞,親愛的姨姨專程來捧場,一切都刻骨銘心。那管是多麼短的一段,我很明白那為小孩帶來的深層意義。
看著台上的昱,好像看像當年的自己, 但昱比我活潑10倍。
不少看台上的十分鐘
雖說是劇中的一個小角,唱一小段,整個過程實在是給小朋友學習的好機會,從學唱歌,記歌詞,排練,走位,合作,專注,表演,欣賞,都是耐性的訓練,也是一場美學的課堂。帶他遊走後台,各式各樣的場景設備都讓他感到很新鮮,後台的人多勢眾也讓他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也學會怎樣專業地演唱,如何聽導演指示作配合。從散漫的走位到專注的眼神,和享受合唱,再愛上「謝幕」,著緊喜愛的人來欣賞他的表演,我知道昱找對了感覺。
雖只參演了兩場歌舞劇,昱問我:何時再有表演?媽媽請你幫我報名。看見你興致勃勃,每晚還哼著劇中的歌,唱過才去睡,我很慶幸,看見你接受了挑戰,然後把自己帶到自己的舞台上。縱然昱當上的只是一個小小角色,我也不曾少看這10分鐘的表演,還力陪到底,但願這種舞台滿足感讓昱能在一個更積極,更有自信的環境中成長。
關於「The Bluebird of Happiness」(尋找快樂藍鳥)
故事改編自比利時的諾貝爾和平奬作家,講述一對貧窮家庭姊弟在聖誕前夕奇幻地遇上一段尋找快樂藍鳥的驚險旅程,經歷得得失失後悟出原來快樂就在身邊。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親情外也帶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很動聽的音樂,很好看的舞蹈。歌舞劇的主辦單位為MQ Musical Theatre,去年聖誕在香港首演此劇,今年10月30日-11月2日載譽重演,參演藝人包括陳明恩。